裝潢糾紛要注意,從設計師到驗屋都可能出錯

Credit: Keir Jones

這幾年除了預售屋與新成屋大受歡迎以外,老屋的重新裝潢也越來越盛行。許多人都會在買房後找設計師與設計公司來幫自己家裡進行裝潢,而老屋的裝潢更是熱絡。但這樣的裝潢熱潮,糾紛卻也層出不窮,網路上就有許多網友們分享自己請設計師來設計裝潢,完工驗屋時卻發現有極大的落差。還有工程延宕、事後被加錢…等等的糾紛都時常發生。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三大裝潢糾紛,並提醒大家該如何避免這些糾紛的發生,以免花了錢還受氣。

裝潢糾紛頻繁,設計師、驗屋都要注意

室內裝潢中的糾紛,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工程延宕」、「與設計師想法落差」與「事後被加價」這三種。一但遇到,錢可以解決還事小,受滿肚子氣卻無法處理才令人頭疼。接下來就一起看看這三大常見的裝潢糾紛,跟告訴大家該如何避免。

裝潢糾紛(一):工程期延長

Credit: 演拓空間室內設計

無論是入厝挑日子,或是租約到期需要搬家的民眾,若是遇到裝潢工程一拖再拖而無法入住,就容易產生糾紛。但根據內政部頒布的建築物室內裝修範本中規定,業者若未依照施工各階段期限完成工作,應按日給付工程總價千分之一計算的延遲違約金,並得由消費者原應付的工程款中扣除;並且若未依照期限完工,甚至將工程轉包他人承作,消費者就可要求終止契約。

因此,為了避免工程延期,首先建議民眾一定要於契約中壓上完工日期,距離實際入住日大約抓個 15 到 30 天的緩衝期,同時也要留意自己簽訂的合約內容是否有擬訂工程延期的賠償方式,事後才有保障。但若是遇到天災或是裝潢中大改設計圖等不可歸責於設計師的事由,則不受此限制。

 

裝潢糾紛(二):與設計師意見落差

裝修糾紛層出不窮,其中最常見的還包括完工後與設計圖出現差異,輕微的可能是用料顏色或質感有出入,嚴重一點甚至可能是未按照圖施工或出現完工後無法使用的狀況。

雙方應於施工前先確認圖面,民眾甚至可以請設計師提供 3D 圖、擬真圖,幫助理解完工後的模樣,或是在材料的樣板上簽名,日後比較不會有爭議,再來則是定期監工,確認工班是否有照圖面裝潢,如此一來若是真的發生問題也能及時修正。

另外,針對櫃體設計不符合使用者習慣的落差,包括吊衣架過高、置物格太深或太淺、吊衣與折衣空間規劃比例不對等狀況,建議民眾可以在木工在組裝時,到現場請設計師實際把尺寸量出來,更進一步看高度是否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然而若是完工後才發現落差嚴重或是未照圖施工,則可依照合約求償或與設計師協調修改,因此民眾在簽訂合約時也要注意是否有相關賠償辦法,事後才有保障。

 

裝潢糾紛(三):驗屋時被事後加錢

Credit: Job Spin

買房已經得花一大筆錢,因此有些人在裝潢時為了省錢會自己找統包,然而坊間常見統包師傅口頭報價,也不一定會簽訂合約,此時若是估價時漏算,後續就容易產生加價的狀況。裝修加價除了漏估之外,還可能包括零件缺貨得更換材料或是民眾變更設計圖所衍生出的費用,此時後續就會被追價。

為避免不合理的追價,民眾在找統包時不僅要簽訂合約,還要索取詳細估價,並且在施工前也可以拿著圖面或估價單把每項需要施作的地方一一核對,核對完畢後雙方簽名並各自保留合約,同時得於契約中註記如果有任何工程的追價,也一定要經過雙方書面同意,或是寫清楚追加預算的上限,以免不肖業者漫天喊價,最後則是驗收時雙方在驗收單上簽名,代表已銀貨兩訖,避免後續出現不合理的追加款。

 

避免裝潢糾紛,從設計師到驗屋都要掌握

為了避免各種裝潢的糾紛,建議大家從一開始與設計師的溝通、合約審閱、施工過程到最後的驗屋,都要自己掌握好,親力親為,並隨時注意狀況,這期間千萬別為了怕麻煩而選擇忽略,以免最後自己吃大虧!

常見糾紛 怎麼解決
工程延宕 在契約上標注完工日期,留意是否有擬定若工程延期的賠償方式
完工落差
  • 設計過程與設計師仔細溝通,留下所有往來的訊息紀錄做保障
  • 施工過程親自監工,確認是否有使用指定的建材、是否依照設計圖施工
事後加價
  • 簽約時就先確認所有款項並備註清楚,若有任何工程追加的費用,也都需要有書面證明與雙方同意
  • 若一開始簽訂的契約中沒有列出,可以拒絕加價的要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