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權住宅缺點要注意,租金飆漲造成居民壓力

Credit: 美邦建設

在房價一直飆漲的情況下,買房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成為巨大壓力,因此價格較低的「地上權」的住宅,這幾年在台灣越來越夯,建商喜歡蓋,民眾也喜歡買,成為雙贏局面。但是買這種地上權住宅並非毫無缺點,雖然省了買房的費用,卻可能面對土地租金飆漲的資金問題,因此不可不慎。

地上權住宅的土地租金可能是缺點

許多人看上地上權住宅「很香」的價格而心動不已,但卻忘了地上權住宅背後的缺點。僅僅持有地上權的住宅,不僅可能有使用期限,還得付土地租金給政府,而每年都調漲的土地租金漸漸也成為一個壓力,消費者在購屋前還是必須先想清楚地上權住宅背後的問題,不是只一昧的因房價而買。

地上權住宅租金飆漲成最大問題

Credit: 自由時報

雖然地上權住宅在買房的時候省下了「土地」的費用,但是畢竟是租來的土地,還是得付給政府租金。這幾年地上權住宅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租金飆漲。一般來說,地上權住宅的土地租金,都是以公告地價年息率 3.5% 來計算。

但隨著每一年公告地價調漲,土地的地租也自然跟著漲,導致許多買了地上權住宅的居民,現在要繳出比當時交屋時多出 20% 以上的土地租金,造成巨大壓力。

不僅是消費者受害,向政府承租土地的建商也成為受害者之一。飆漲的地租導致餘屋滯銷,卻還是要繼續付土地租金,變得買賣雙方都損失。

地上權住宅土地租金算法改變,但漲價本質依舊不變

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政府也已經公告,將地上權住宅的土地租金改採「部分固定、部分浮動」,也就是以「決標當年公告地價之 2.5% + 未來調整公告地價之 1%」來計算,來減緩地上權住宅地租飆漲的問題。

但地價基本上只會漲不會跌,就算更改計算方法,土地租金依舊會呈現向上的趨勢,建議大家在簽約之前,也要將這個土地租金的成本計算進去,評估自己是否能負擔。

地上權住宅在法律上仍有許多不足

Credit: ETtoday 新聞雲

地上權住宅分為「可分割」與「不可分割」,如果可分割,那購屋者就可以持有房屋的所有權;但若屬不可分割,那房屋的產權將登記在建商名下,在稅負的歸屬上,就容易被認定為「非自用住宅」,進而課徵較高的房屋稅,也因此引發許多爭議。

由於地上權住宅屬於比較新的形式,因此也常常會隨著政策與市場狀況來做調整,例如:為了阻止炒房而限制國土交易面積、為了促進房市交易而放寬限制…等等「昨是今非」的窘境時常在發生,對於建商與買家來說,都是一件麻煩事。

建議大家要買地上權住宅,一定要特別小心自身的權益,當下最新的法令要上網查詢,也要與建商、代銷業者相互確認清楚彼此的責任歸屬,以免未來又被這些「朝令夕改」的問題擺一道。

地上權住宅的產權歸屬也成大缺點

Credit: 今周刊/吳東岳

如同上面所說,地上權住宅分為「可分割」與「不可分割」,這也導致產權歸屬就有落差,進而影響申請房貸的條件,還有未來對於房屋的處理。

可分割的住宅由於產權屬於購屋民眾,因此還比較好處理;若是屬於不可分割的物件,房屋產權屬於建商,消費者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空間可以談,包含貸款成數、使用年限、買賣交易全都受到建商的限制,演變成「表面買房、實質租房」的問題。

想要買地上權住宅的人,也一定要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接受這種「類租賃」的買房模式,尤其是台灣人普遍都還抱持著「有土斯有財」的想法,在地上權住宅上面就不適用。

地上權住宅缺點多要慎選

  可分割 不可分割
誰擁有土地 政府或建商 政府或建商
誰擁有房屋 購屋民眾 建商
由誰申請房貸 購屋民眾 建商
銀行貸款成數 不超過 6 成 銀行通常不承貸,大多由購屋民眾與建商來申貸
轉手難易度 受限制

雖然說現在新的地上權建案,都已經被規定需為「可分割」的地上權住宅,對於民眾來說是多一層保障,但由於過去的地上權建案則不受此限制,因此想買也是得看清楚該建案的年份與規定再下手。

我們比較不建議購買不可分割的地上權建案,這種僅有「使用權」的地上權住宅,貸款、轉讓都受到建商箝制,搞得像是租屋。除非真的是超級便宜,不然是避免比較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