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充電樁】專設一戶供電 vs. 表後拉電,優缺點比較

電動車充電樁,專設一戶供電,自家電表拉線,優缺點比較

現在電動車越來越普遍,有些社區原本沒有安裝電動車充電樁,但是因住戶需求也開始考慮安裝。然而,電動車充電樁方案有分成「專設一戶供電 vs. 表後拉電」兩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本文將對專設一戶供電與自家電表的表後拉電這兩種主要的充電方案進行優缺點比較,最後也會整理懶人包比較表格,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兩種電動車充電樁的優缺點。

電動車充電樁:使用專設一戶供電

「專設一戶供電」是指在社區停車場中設置一組專用的電動車電表及主線路,並通過電能管理系統(EMS)對所有充電設施進行統一管理和監控。這一方案的優缺點如下:

電動車充電樁,社區充電樁,專設一戶供電
台電在台北市充電示範場設置專設一戶供電示範。圖源:台電月刊

「專設一戶供電」優點:

1. 外觀整潔: 專設一戶供電的線路統一佈設,整體美觀,不會有凌亂的線路影響停車場的視覺效果。

電動車充電樁,社區充電樁,專設一戶供電
▲ 專設一戶供電,線路整齊。圖源:台電月刊

2. 充電擴展性高: 可以靈活增加充電樁,滿足未來更多電動車需求,不需要重新拉線或大規模改裝。

3. 無公共範圍使用權爭議: 統一管理,避免了因為電表和線路使用權產生的糾紛,明確各家用電的分配。

電動車充電樁,社區充電樁,專設一戶供電

4. 電費分開計算: 電動車充電電費與家庭用電分開計算,不會增加社區公共電費,減少了住戶的經濟負擔。

5. 更高的安全性: EMS 電能管理系統即時監控用電情況,避免過載,減少電氣火災的風險。

6. 充電成本低: 專用電價計劃具有低基本費和高尖離峰價差,可以更靈活地選擇低峰時段充電,降低充電成本。

電動車充電樁,社區充電樁,專設一戶供電
▲ EMS 電能管理系統即時監控用電情況,還能省電。圖源:台電月刊

「專設一戶供電」缺點:

1. 申請程序繁瑣: 安裝前需要取得台電的同意並進行多方協調,流程較為繁瑣。

2. 初期投資較高: 初始設置成本較高,包括專設電表、主線路鋪設和 EMS 系統的安裝,需要較大的初期投入。

電動車充電樁:使用自家電表表後拉電

「自家電表拉線」是指每戶住戶從自家電表拉一條線到停車位,進行充電設施的安裝。這樣的安裝方法適合電動車車主數量少、比較小型的社區。這一方案的優缺點如下:

示意圖。Credit: 台電

「表後拉電」優點:

1. 申請程序簡單: 安裝較為簡單快捷,住戶只需從自家電表拉線到停車位,手續相對簡單。

2. 初期成本較低: 不需要額外的主線路和專設電表,初始投資較低,適合不需要大量充電樁的社區。

「表後拉電」缺點:

1. 外觀凌亂: 因為每戶都要拉線到停車位,導致線路凌亂,不美觀,影響停車場整體形象。

2. 充電擴展性低: 每增加一個充電樁都需要重新拉線,擴展性差,不利於未來更多電動車的需求。

3. 公共範圍使用權爭議: 線路鋪設在公共區域,容易產生使用權的糾紛,增加管理的複雜性。

4. 電費高: 與家庭用電共用一個電表,充電電費按家庭用電計算,成本較高,缺乏專用電價優惠。

5. 安全性低: 線路各自規劃,難以統一管理,存在過載和電氣火災的風險,缺乏實時監控。

圖源:台電小學堂

專設一戶供電 vs. 表後拉電懶人包

比較項目 專設一戶供電 表後拉電
外觀 整合美觀,線路統一佈設 走線凌亂,每戶一條線
充電擴展性 高,靈活增加充電樁 低,需要重新拉線
公共範圍使用權 無爭議,統一管理 較有爭議,使用權易產生糾紛
申請程序 繁瑣,需要台電同意及多方協調 簡單,住戶自行拉線
電費支出 低,專用電價計劃,電費分開計算 高,與家庭用電共用一個電表
安全考量 較安全,EMS系統即時監控,避免過載 較有疑慮,各自規劃線路,缺乏統一管理
初期投資 高,需要設置專設電表、主線路和EMS系統 低,不需額外主線路和專設電表

長期發展,建議使用專設一戶供電

專設一戶供電雖然初期成本和申請程序較為複雜,但其在長遠來看具有更高的擴展性、經濟性和安全性,是社區電動車充電的最佳解決方案。

而自家電表拉線雖然簡單快捷,適合初期投入較少的情況,但存在外觀不美觀、安全性低和充電成本高等缺點,不利於社區長期發展。希望這篇電動車充電樁安裝方案比較能幫助住戶們在選擇時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延伸閱讀》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Line 社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