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危機掀風暴,2 關鍵因素讓台灣避免步入後塵

中國房市危機 台灣房市影響

中國最大房地產商「碧桂園」,前些日子預告上半年虧損將達人民幣 450~550 億元後,已於 2023 年 8 月 14 日起停牌、停止交易,目前復牌的時間仍無法確定。中國碧桂園的事件,也讓中資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的中植企業集團旗下「中融信託」受到牽連,許多人都擔心日後將會引起「骨牌效應」,拖累整個中國大經濟環境。而台灣民眾也有部分人開始擔心,台灣房市是否會步上後塵?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IG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中國房市危機衝擊經濟,網友擔心台灣步後塵

中國房市近期可說是「流年不利」,除了近期陸續有指標房地產公司退出市場,在繼「恆大債務危機」後,連中國最大的民營地產開發商—碧桂園,都面臨了財務危機,而且還波及到「中融信託」,目前傳出至少有人民幣 3,500 億元(約新台幣 1.54 兆元)的信託產品暫停兌付。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青年失業率上升等問題,都大大影響中國經濟成長、生產和貿易。此次碧桂園危機,台灣金管會也警示,台灣金融業曝險也有大約新台幣 3.06 億元,國人投資踩雷則有 17.7 億元。看到中國過去的模範建商如今面臨房產滯銷,再看中融信託暴雷的問題,也讓一些台灣網友開始擔心:「台灣會走向中國的後路嗎?」

台灣和中國的經濟、政策不同,可避免房市重挫

台灣不動產相關融資有管制

事實上,在金管會和央行的控管下,台灣房地產業者不會像中國房地產業者可以大量舉債蓋房,而中國現今的房市危機,起源於 2022 年起發布的「三箭齊發」等救房市政策,在這些政策下,造成中國房地產業者債台高築。

而台灣房地產業者,在 2017~2022 年期間大舉獲利,除非是體質較差的中小型建商,否則多數建商皆有累積一定資產,即便房市轉冷也不至於短期間湧現大量建商斷頭、爛尾樓。

※ 中國房市「三箭齊發」的政策:資優的房地產業者著重於信貸融資,穩健的房地產業者獲得巨額貸款,然後對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業者進行股權融資。

台灣主要經濟產業為半導體

觀察台灣的經濟體,GDP 貢獻主力仍是電子與半導體產業,其影響多過於房地產,而中國的 GDP 貢獻則有將近 20% 來自房地產,也就是說,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產業,所以,一旦中國房市崩盤,隨之就會牽連整個中國的經濟體。但對台灣而言,房地產並不是最重要的產業,房市崩盤的影響力,相對中國小許多。

半導體工廠,圖片來源:KAZUHIRO NOGI/ AFP via Getty Images

台灣房市近期「量縮價穩」,逐漸回歸自住需求

近期台灣房市呈現「量縮價穩」的情況,在台灣政府一系列的打炒房政策下,房市買盤逐漸回歸自住需求面,而建商多半也認知到此一趨勢,推案量也有下跌。不過,受到近期通貨膨脹、原物料及工資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房價方面並沒有明顯下跌的趨勢,但自住需求的買盤仍在,所以短期內應不會出現如中國房市危機般的窘境。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Line 社群一起討論。

        

《更多房市相關的文章》